汉语中声韵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,所以在语言演化过程中保守程度也是不同

牧狐 2025-05-23 05:48 2706 阅读 北票市
汉语中声韵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,所以在语言演化过程中保守程度也是不同

【本文来自《所以《将进酒》的“将”到底该怎么读?》评论区,标题为小编添加】

汉语中声韵(声母,韵母)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,所以在语言演化过程中保守程度也是不同。

因为诗词歌赋韵和平仄是必须要遵守的,也是区分语言信息的最重要的支点,所以相对稳定,但是声没这么高要求,所以相对多变,而这种多变压根就没有人在意,其地位也远不如韵和平仄。

很多多音字是声调变异或平仄变异以区分词性,如不胜酒力(平声)vs大胜而归(仄声);骑马(动词平声)vs一骑红尘(名词仄声);山重水复(平声)vs语重心长(仄声)。

比如:

长安回望绣成堆,山顶千门次第开。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

这个骑,100%仄声,不然与第二句顶字失粘,与第四句人字出对。要是搁以前有人敢这么写格律诗,肯定让人笑掉大牙,这不文盲嘛!

我听说后来编教材的把骑都统一读成平声?只能说教材主编就是手握大权的文盲,辱我万民!

又如:

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。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
不需要追求韵母在不同方言中的绝对一致性(很多人把方言往训诂里整,真的是浆糊脑子,方言因为隔离演化出现韵母变迁很正常,同一个韵母不同方言可能会不一样,但是同一个韵母在同一个方言里基本是一致的--不排除少量例外--),但是这个斜能读成xie吗?

我又听说后来编教材的把骑都统一读成xie?再次吐槽,教材主编就是手握大权的文盲,辱我万民!

文章评论 (53)

用户头像
评论者头像

挽歌中的流年

2025-05-23 04:47

这篇文章内容非常有深度,分析得很透彻!期待更多这样的高质量内容。

评论者头像

风轻扬

2025-05-22 23:25

文章提出的观点很新颖,对我有很大启发。不过关于第三部分的论述,我有不同的见解...

评论者头像

柳下西门

2025-05-23 01:46

感谢您的见解!我认为不同的视角可以让讨论更加丰富。您能具体谈谈您的观点吗?